点播 数学思维训练课(1-2年级)

课程时长 43分钟15秒

学习期限 3 个月 退款期限 不支持

市场价格 ¥998.00 会员价格 ¥998.00

难度级别 初级 学习人次 55 综合评分 5.0

内容实用 5.0 分

简洁易懂 5.0 分

逻辑清晰 5.0 分

  • 详情
  • 目录
  • 课件12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与想象能力、初步建立守恒概念、掌握因果关系的逻辑推理以及类属关系的认识与应用。通过个模块的系统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逻辑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同理心和换位思考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的学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课程共包含个模块,各模块具体内容如下:

模块一,空间的感知与想象。本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与想象能力。首先,学生将只触摸物体,通过触知觉感知物体形状,将感受到的形状与图片对应,进一步画出摸到的形状,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接着根据面向自己的积木块摆放情况推测面向对面的积木块摆放情况,引导学生超越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能力;然后通过模仿机器人背面姿势与正面姿势,提高儿童的观察与模仿能力;最后通过将机器人抽象成二维图像,锻炼儿童的抽象思维。

模块二,客体恒常性和守恒概念。本模块通过四个精心设计的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守恒概念。首先,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排列方式下跳棋的数量,从而探索数量守恒的原理。接着,让学生亲手操作卡纸,感受形状变化对重量感知的影响,进而理解质量守恒。然后,利用量杯和水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水的转移和观察,引导学生探究容积守恒的规律。最后,通过改变筷子位置,让学生思考并验证长度守恒的概念。整个模块通过直观的实验材料和动手操作,逐步加深学生对守恒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模块三,从物理因果到逻辑因果。本模块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因果的概念,首先,通过纸杯倒下的实验,让学生建立起物理因果逻辑链。接着进行连连看活动,将自然现象与情绪相匹配,让学生形成心理因果逻辑链。最后通过图片匹配和绘制因果图两个活动,深化学生对事物发展内在逻辑的理解,建立起准确的因果观念。

模块四,类属关系。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学习类、属与空集的概念,以及类属关系的延伸——四种逻辑连接词与亲戚关系。首先,教师运用表示苹果、香蕉的圆圈表示属,并用包含二者的更大的圆圈表示类,以及用空圆圈表示空集,以此来学习类、属与空集的概念。然后,教师利用积木块配合圆框的不同摆放方法来辅助学生学习合取、分取、蕴涵和否定四种逻辑连接词。最后,教师使用“亲戚磁”帮助学生认识各类亲戚的含义,带领学生绘制台阶图与树状图以理清各种亲戚名称之间的关系,并画出亲戚关系树状图

55
0
0
0